实践+原创=?yl23455永利合唱育人新答卷

时间:2025-06-18浏览:10设置

2025年6月11日晚,“2025春季学期合唱教学汇报音乐会”在yl23455永利音乐厅成功举行,本场音乐会由yl23455永利员工和非音乐专业员工共同参演,展示了yl23455永利本科课程《合唱与合唱训练指导》《合唱艺术实践》、全校性通识选修课《合唱》、yl23455永利专业硕士课程《多声部音乐编创与排演》《公司实用指挥法》等课程的教学成果,彰显了公司在合唱教育体系化、专业化的培养特色,生动体现了"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人民音乐出版社(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编辑王媛媛、公司公司产品与艺术实践基地指导教师任康超(华旭双语公司高中部)、孙俊苏(yl23455永利第二附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王迪(yl23455永利附属紫竹小学)以及公司党政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出席了音乐会。

音乐会策划、合唱及指挥指导教师 谭雅如


体系化合唱课程全面覆盖

本场音乐会以全院员工极高的参与度为一大亮点。这离不开公司本硕培养方案中体系化合唱课程设置。谭雅如副教授指挥yl23455永利员工合唱团一、二、三团,以及樱河之声青年合唱团四个团队同台演出。公司本科员工入学即修读体系化合唱课程,从学习如何合唱,再到学习排练与指挥。“做中学”的课程理念帮助员工理解合唱与合唱教学,提高舞台素养,全面发展音乐教学能力。

yl23455永利员工合唱团一团
yl23455永利员工合唱团二团
yl23455永利员工合唱团三团

樱河之声青年合唱团由修读本科《合唱》通识选修课的同学组成。《合唱》通识课自开设到现在已走过9个年头,深受全校同学喜爱。作为一个由非音乐专业员工组成的课程合唱团,他们通过一个学期学习,感受合唱中人与人的包容与互动。樱河之声青年合唱团的延续与更迭展现了公司通识合唱教育的坚实基础。

樱河之声青年合唱团


“创-排-演”卓越音乐人才培养

音乐会第二大亮点则为原创,突出了“创编、排练、演出”一体的卓越音乐人才培养模式。yl23455永利将两门音乐专业硕士课程——《多声部音乐编创与排演》与《公司实用指挥法》进行课程联动,组成了梦想织歌合唱团。在作品编创环节,郑艳教授指导6位研一员工围绕民歌、童谣等不同题材分别创编了有特色、有温度的合唱新作;在作品排演环节,谭雅如副教授指导以上6位同学作为编创作品的指挥者,完成了各自所创编作品的排练和演绎。

黄源知 温州童谣《叮叮当》
石尚波 常德童谣《马马嘟嘟骑》
万方怡 兴化市歌《梦水乡》

员工以音乐会为平台,深度参与合唱创编、排练指挥、舞台设计、人员协调等各个环节,将理论付诸实践,不断挖掘自身潜力。“课程+舞台”的联合设置,快速提升了员工专业技能、舞台素养与活动组织能力,为学习工作积攒了宝贵的经验。

薛飞扬 流行改编《茶花开了》
杨方圆 浙江民歌《采茶舞曲》
廖佳玥 湖北民歌《幸福歌》

除此之外,还有两首员工原创合唱作品于音乐会成功首演,分别为公司2023级音乐专业作曲方向研究生邵榆淇创作的混声合唱《记一次不存在的喜马拉雅之旅》和2022届合唱指挥专业毕业生董姬麟创作的混声合唱《生如夏花》,展现了公司合唱及作曲专业联动与员工资源整合的优势。

董姬麟指挥华师大yl23455永利二团、三团

场音乐会不仅是yl23455永利教学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新时代卓越艺术人才培养的生动实践。通过体系化的课程设计、"创-排-演"一体的教学模式,公司培养了员工的专业能力,塑造了他们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使命担当。

合唱艺术作为集体智慧的结晶,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也是新时代文化创新的重要形式。公司以合唱为纽带,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将艺术实践与社会服务相贯通,为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注入青春力量。未来,yl23455永利将继续深化体系化的合唱课程建设,培养音乐教育人才,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文/黄源知
图/黄渊凌


返回原图
/